马来西亚社会对社会贤达及王亲贵族的称号复杂,所影响的地区不只马来西亚,也包括文莱、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以及印尼的几个省份。封号不分男女,男性若受册封,其妻子也会有相应的封衔,但若女性受册封,其丈夫不得有相应的封衔。
马来西亚的封衔文化可追溯至英国殖民时期,沿袭英国文化的授勋制度,并融合马来人的苏丹与联邦制度,成为今日大马普遍的封衔文化。封衔的意义在于奖励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,头衔由大至小,大致分为敦、丹斯里、拿督三种。
敦及丹斯里只能由国家元首册封;拿督则是最普遍出现,为州政府册封。简言之,只要在某个领域可以叱咤风云者,如商界大老或顶级球星,甚至是外国人士对马有重要影响力或知名度,就有很大的机会获得封衔。
敦、丹斯里
敦(Tun),为马来西亚最高荣誉象征,对国家有重大贡献者如首相、联邦法官等,由国家元首亲自授勋,如敦马哈迪、敦纳吉等,限制同一时期不能超过50人拥有此头衔。
丹斯里(Tan Sri),大马第二高荣誉表征,由国家元首亲封,同时期不能超过325人拥有此头衔,着名国际巨星杨紫琼于2013年获得此殊荣。
拿督斯里
拿督、拿督斯里,其英文有Dato与Datuk两种,中文接翻译为拿督,但其实在意义上有些微区隔。由州苏丹册封者为Dato,国家元首或州元首册封为Datuk。同一时期一个州不能超过40位拿督。拿督过去曾有不成文的规定,只有超过30岁以上的人士才能获得,但在2008年李宗伟拿下马来西亚首面奥运银牌时,破格颁给年仅25岁的李宗伟,成为大马史上最年轻获得该殊荣的人。
【封衔的配偶称呼】
封衔不分男女,只有在配偶称谓上会有所区隔。若男性被册封为敦(Tun),其妻子则尊称为Toh Puan;丹斯里之妻称为Puan Sri;拿督之妻称为Dakin。然而,若女性受封衔,其配偶(丈夫)则没有相对应的称呼。
胡静及其老公朱兆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苏丹皇宫受封拿汀和拿督,而这也是朱兆祥送给胡静结婚两周年的神秘礼物,胡静也因此成为史上第一位中国籍艺人拿汀。
“最近警方接获投报,有人滥用柔佛苏丹王冠标志,企图在经商时牟利。”卡里尔强调,任何人要受封为有功人士,就必须服务社会,而并非用钱就可买到。
任何人未经许可使用有关柔佛王室成员的徽章、旗帜牟利,都将面对1年监禁或罚款最少25万令吉。